中国雨蛙精子结构及其在系统发育上的意义

被引:11
作者
林丹军
尤永隆
钟秀容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2] 福建医科大学电镜室
关键词
中国雨蛙,精子,超微结构,系统发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4.4 [动物胚胎学(动物发生学、动物胎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1 ;
摘要
研究了中国雨蛙(Hylachinensis)精子的超微结构,并初步探讨其在系统发育上的意义。中国雨蛙精子由头部和尾部两部分组成。头部有一棒状的细胞核,核内染色质高度浓缩。细胞核前方有顶体。顶体圆锥状。顶体下腔之中有一圆锥状的顶体下锥和细小的囊泡。精子尾部细长,主要由轴丝、致密纤维和线粒体组成。尾部没有波动膜。从蟾蜍科、雨蛙科和蛙科的精子结构看,无尾两栖类在进化过程中,精子结构趋向简单。雨蛙科精子的结构介于蟾蜍科和蛙科之间,更接近蟾蜍科。在雨蛙科中,与已经研究过的雨蛙科的其他种类相比,中国雨蛙的精子结构较为简单,因此似更为高等。精子尾部波动膜的消失和附属纤维数量的减少似可认为是中国雨蛙的进化特征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2 / 8+82
页数:8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