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种羽叶决明的龙眼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与稳定性研究

被引:10
作者
占志雄
邱良妙
林仁魁
魏辉
应朝阳
翁伯琦
机构
[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 福建省仙游县植保植检站
[3]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态农业研究中心
[4]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态农业研究中心 福建 福州
[5] 福建 福州
[6] 福建 仙游
关键词
龙眼; 羽叶决明; 节肢动物群落; 结构; 稳定性;
D O I
10.19303/j.issn.1008-0384.2005.03.006
中图分类号
S186 [农业昆虫学];
学科分类号
09 ;
摘要
对两种生态系统龙眼园节肢动物群落进行系统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套种园节肢动物群落物种包括13目74科116种,其中植食性害虫类群53种、捕食与寄生性天敌类群35种、蜘蛛类群13种、腐生性昆虫类群15种; 单一园(CK)为12目61科85种,其中植食性害虫类群54种、捕食与寄生性天敌类群14种、蜘蛛类群6种、腐生性昆虫类群11种。在单一园中植食性害虫类群的相对多度为98.16%,捕食性与寄生性类群、蜘蛛类群、腐生性昆虫类群的相对多度分别为0.52%、0.16%、1.16%;套种园中各类群的相对多度分别为91.89%、3.07%、0.66%、4.38%;套种园捕食性与寄生性昆虫类群、腐生性昆虫类群数量及相对多度均高于单一园,植食性害虫类群数量及相对多度小于单一园。套种园与单一园相比,具有更高的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和稳定性,群落结构更合理,说明龙眼园套种羽叶决明(Chamaecrista nictitans cv.Minyin)能有效增加果园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提高均匀度和稳定性,对促进天敌繁衍栖息,减少害虫发生,优化群落结构,保护果园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是龙眼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和害虫综合控制的有效途径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49 / 15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龙眼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研究 [J].
邱良妙 ;
占志雄 ;
林仁魁 ;
陈元洪 ;
郑琼华 .
福建农业学报, 2004, (03) :140-143
[2]   农田生物多样性与害虫综合治理 [J].
尤民生 ;
刘雨芳 ;
侯有明 .
生态学报, 2004, (01) :117-122
[3]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农业 [J].
冯耀宗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2, (03) :9-11
[4]   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及对褐飞虱的控制功能 [J].
刘向东 ;
张孝羲 ;
罗跃进 ;
朱元良 ;
刘天龙 .
昆虫学报, 2002, (03) :359-364
[5]   覆盖作物的生态效应 [J].
刘晓冰 ;
宋春雨 ;
Stephen J.Herbert ;
邢宝山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3) :365-368
[6]   荔枝-牧草复合系统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与稳定性分析 [J].
刘德广 ;
熊锦君 ;
谭炳林 ;
黄明度 ;
张润杰 .
生态学报, 2001, (10) :1596-1601
[7]   生态牧草筛选及其在生态果园应用的研究 [J].
黄毅斌 ;
应朝阳 ;
郑仲登 ;
方金梅 ;
翁伯奇 ;
不详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1, (03) :52-55
[8]   苹果园主要害虫生态调控体系的研究 [J].
孔建 ;
王海燕 ;
赵白鸽 ;
任应党 ;
刘玉霞 ;
陈汉杰 ;
单林娜 ;
王安超 .
生态学报, 2001, (05) :789-794
[9]   生态牧草的研究与利用 [J].
黄毅斌 ;
应朝阳 ;
翁伯奇 ;
郑仲登 .
福建水土保持, 2000, (04) :27-28+38
[10]   棉区夏玉米田害虫及天敌群落结构 [J].
徐洪富 ;
牟少敏 ;
许永玉 ;
牟吉元 ;
董慈祥 .
植物保护学报, 2000, (03) :199-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