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康保地区花岗岩独居石电子探针定年

被引:22
作者
王鑫琳
张臣
刘树文
舒桂明
机构
[1]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电子探针; 独居石; 钍-铀-铅; 康保花岗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已有年代学研究表明,康保地区西阿公单元含石榴二长花岗岩形成于中元古代。我们采用近年来新发展的独居石电子探针Th-U-总Pb定年方法对康保地区西阿公单元十硼地区变质细粒含石榴二长花岗岩样品中的独居石开展了电子探针进行测年分析,计算方法为Suzuki和Adachi等提出的方法。独居石年龄峰值分别为252Ma,265Ma,281Ma和322Ma,表明西阿公单元含石榴二长花岗岩形成时代不是中元古代,其侵位时间应为二叠纪。这一新的年代学结果与Sengor和王荃推测的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晚二叠世碰撞"的模式一致。康保地区西阿公单元含石榴二长花岗岩具过铝花岗岩特征,代表古蒙古洋消失,是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碰撞造山阶段多期岩浆作用的结果,为确定古亚洲洋的闭合时间提供了重要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817 / 82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新疆阿尔泰红柱石-矽线石型变质带的独居石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郑常青 ;
徐学纯 ;
M.Enami ;
T.Kato .
世界地质, 2005, (03) :236-242
[2]   独居石电子探针定年及其在新疆东天山变质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J].
党青宁 ;
刘树文 ;
舒桂明 ;
李秋根 .
高校地质学报, 2004, (04) :578-585
[3]   电子探针独居石定年法及五台群的变质时代 [J].
刘树文 ;
舒桂明 ;
潘元明 ;
党青宁 .
高校地质学报, 2004, (03) :356-363
[4]   华北北部武川-康保地区中元古代晚期花岗岩类基本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J].
张臣 ;
韩宝福 .
岩石学报, 2004, (03) :433-438
[5]   国外电子探针铀-钍-铅定年方法及其在构造分析中的应用前景 [J].
彭松柏 ;
朱家平 ;
李志昌 ;
刘云华 ;
蔡明海 .
岩矿测试, 2004, (01) :44-51
[6]   独居石的电子探针钍-铀-铅化学测年 [J].
周剑雄 ;
陈振宇 ;
芮宗瑶 .
岩矿测试, 2002, (04) :241-246
[7]   电子探针化学测年技术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 [J].
张照志 ;
赵磊 ;
孟庆祝 ;
陈卉泉 .
现代地质, 2001, (01) :69-73
[8]   独居石微粒微区成分分布的研究附视频 [J].
洪文兴 ;
朱祥坤 .
高校地质学报, 2000, (02) :167-172
[9]  
华北地台北缘早古生代大陆边缘演化[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1990
[10]  
Th–U–Pb monazite geochronology of the Lüliang and Wutai Complexes: Constraints on the tectonothermal evolution of the Trans-North China Orogen[J] . Shuwen Liu,Guochun Zhao,Simon A. Wilde,Guiming Shu,Min Sun,Qiugen Li,Wei Tian,Jian Zhang.Precambrian Research . 200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