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结事了”: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的验算与实践

被引:11
作者
宋豫 [1 ]
李健 [2 ]
机构
[1] 重庆工商大学法学院
[2] 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关键词
“案结事了”; 调解优先; 司法公信力; 规则之治;
D O I
10.16494/j.cnki.1002-3933.2013.02.025
中图分类号
D926.2 [法院];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案结事了"与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关系紧密,互为因果。自从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把"案结事了"作为审判工作追求的目标以来,全国各级法院积极响应,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但是,人民法院在努力实现"案结事了"过程中,无论是司法说服力的弱化、不信任司法的非理性泛化,还是司法路径的偏颇,均影响司法公信力的树立,从而阻碍了"案结事了"目标的实现。要努力实现"案结事了",惟有从提高司法公信力着手,同时走主动认同和强制认同两条道路。人民法院既要充分发挥调解柔性化解矛盾纠纷的作用,又要注重法的指引、评价、预测甚至教育等功能的发挥,在确保司法公开、公正之基础上建立司法权威,通过司法引导、确立社会规则之治。
引用
收藏
页码:184 / 19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法官错判与医生误诊.[N].戴佛明;.人民法院报.2010,
[2]  
伦理司法.[M].罗昶; 著.法律出版社.2009,
[3]  
法律帝国.[M].(美)R.德沃金(RonaldDworkin)著;李常青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4]   浅谈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冲突及平衡 [J].
张洪斌 .
河北法学, 2012, 30 (10) :194-196
[5]   民事诉讼调解结案率实证研究 [J].
张嘉军 .
法学研究, 2012, 34 (01) :31-45
[7]   司法及司法权含义之探讨 [J].
石茂生 .
河北法学, 2012, 30 (02) :18-25
[8]   “程序公正感受”研究及其启示 [J].
李昌盛 ;
王彪 .
河北法学, 2012, 30 (03) :60-68
[9]   民事调解高反悔率及其解释 [J].
陈力 .
法律适用, 2010, (07) :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