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碳源培养的反硝化聚磷菌对电子受体适应性研究

被引:4
作者
操家顺 [1 ,2 ,3 ]
肖敏艳 [1 ]
方芳 [1 ,3 ]
李宇昇 [1 ]
陈学明 [1 ]
朱耕龙 [1 ]
机构
[1] 河海大学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河海大学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3] 河海大学环境学院
关键词
碳源; 反硝化聚磷菌; 电子受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采用厌氧/缺氧序批式反应器(SBR)在不同碳源(乙酸钠、丙酸钠、ρ(乙酸钠)、ρ(丙酸钠)=2∶1和ρ(乙酸钠)∶ρ(丙酸钠)=1∶2)条件下成功培养反硝化聚磷菌(DPB),并利用静态试验研究不同碳源培养的DPB对电子受体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碳源条件下DPB系统都能利用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脱氮除磷,但利用次序及效率不同:仅硝酸盐为电子受体时,乙酸盐含量越高,反应过程中污泥的亚硝酸盐累积量(0~6.60 mg/g)和反硝化速率越高(4.02~8.58 mg/(g.h)),而除磷率越低(81.1%~91.9%);混合电子受体时吸磷总量、吸磷速率、除磷率均下降,且乙酸盐含量越高其除磷率(53.2%~73.9%)和亚硝酸盐去除率越低(34.7%~86.4%),丙酸盐为主的DPB系统可同步利用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而乙酸盐为主的DPB系统在硝酸盐消耗将尽时亚硝酸盐才被用于反硝化吸磷。
引用
收藏
页码:211 / 21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城市污水处理连续流一体化生物反应器工艺研究与能效分析.[D].刘礼祥.华中科技大学.2007, 05
[2]  
以丙酸为碳源的反硝化除磷工艺运行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D].李观元.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06
[3]  
碳源及电子受体对反硝化除磷系统的影响研究.[D].王伟.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02
[4]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魏复盛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5]   碳源类型对反硝化除磷系统的影响 [J].
鲍林林 ;
李相昆 ;
张杰 .
环境工程学报, 2011, 5 (07) :1567-1571
[6]   丙酸/乙酸比值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 [J].
李亚静 ;
陈修辉 ;
孙力平 ;
季民 .
中国给水排水, 2011, 27 (01) :79-81
[7]   不同碳源和泥龄对反硝化聚磷的影响 [J].
李亚静 ;
陈修辉 ;
孙力平 ;
季民 .
环境工程学报, 2010, 4 (03) :513-516
[8]   反硝化除磷机理与工艺研究进展 [J].
陈鹏 ;
张克峰 .
水处理技术, 2009, 35 (09) :1-5
[9]   亚硝酸盐对反硝化除磷菌抑制机理研究 [J].
裴宁 ;
赵俊山 ;
王成彦 ;
刘书成 ;
魏健 .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5 (04) :415-418
[10]   影响反硝化除磷与厌氧氨氧化耦合的因素 [J].
韦启信 ;
操家顺 ;
徐明 ;
周文理 .
水资源保护, 2009, 25 (03) :29-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