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突圆蚧防治指标的研究

被引:5
作者
梁波
苏星
何昭珩
李奕震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松突圆蚧; 为害等级; 林分受害指数; 防治指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制定松突圆蚧(Hemilerlesia pilysophila Takagi)防治指标的方法.根据虫害发生特点,从个体及群体两种水平进行了研究.个体危害程度可分为4个等级,结果表明Ⅱ至Ⅳ级不同树冠层的虫口密度呈有规律变化,虫口密度随危害程度增大而减小;Ⅲ级后材积连年生长量显著下降,Ⅳ级超过极显著水平.在群体(即林分)水平来看,稔山平均虫口密度明显高于寨场山.以林分受害指数作为群体受害程度的测度.惠东县寨场山、稔山及海丰县圆墩平均受害指数分别为37.49%、28.42%和33.95%.调查数据表明,林分材积损失率随林分受害指数变化大致为一条Logistic曲线,通过计算机拟合,得林分材积损失率的估测模型.根据防治指标定义和估测模型推导出寨场山、稔山及圆墩3种立地类型的防治指标依次为34%、47%及30%(以受害指数表示),由经济为害水平(EIL)定义出发,我们得到相应的3种防治决策函数.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森林计测学.[M].[日]大隅真一 著;于璞和 译.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
[2]  
农业试验统计.[M].莫惠栋 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3]   松突圆蚧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的研究 [J].
潘务耀 ;
唐子颖 ;
陈泽藩 ;
杨肇兴 ;
连俊和 .
森林病虫通讯, 1989, (01) :1-6
[4]   松突圆蚧大发生对马尾松生长影响的调查 [J].
黄茂俊 ;
陈芝卿 .
广东林业科技, 1988, (03) :5-7
[5]   松突圆蚧天敌研究初报 [J].
梁承丰 .
林业科技通讯, 1988, (06) :22-26
[6]   松突圆蚧自然种群数量消长规律的初步研究 [J].
童国健 ;
唐子颖 ;
潘务耀 .
林业科技通讯, 1988, (02) :8-13
[7]   植物病害流行生长模型预测法 [J].
王振中 ;
林孔勋 ;
范怀忠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987, (01)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