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南湾区秋末冬初海樽类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

被引:10
作者
张金标
黄将修
连光山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海洋大气化学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
[2]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3] 台湾海洋大学海洋生物研究所
[4]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福建 厦门
[5] 台湾 基隆
[6] 福建 厦门
关键词
海樽类; 被囊动物; 种类组成; 数量分布; 台湾; 南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8 [水生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根据 2001 年 11 月 2—3 日和 12 月 8—10 日在台湾南湾 12 个测站分别用 2 种圆锥形浮游生物网 (长180 cm,网口直径 45 cm,网目 333 μm 或 200 μm) 采集表层和底层的浮游动物样品,分析了南湾浮游海樽类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共鉴定海樽类 16 种,其中 7 种为台湾周围海域新记录。东方双尾纽鳃樽和小齿海樽为优势种。南湾海樽类的种类数及个体数量均以 12 月多于 11 月。讨论了水文条件与海樽类时空分布的关系,认为外海高盐水团是南湾冬季海樽类生态特征的主要制约因子。典型的高温高盐种大西洋火体虫、长吻纽鳃樽、安纽鳃樽、多手纽鳃樽、韦氏纽鳃樽、羽环纽鳃樽和斑点纽鳃樽等可以作为外海高温高盐水入侵南湾的指标种。与邻近海域比较,秋冬季南湾与台湾岛以东海域海樽类的区系特征比与台湾海峡和南海北部更加相似。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台湾海峡东部海域海樽类被囊动物的分布 [J].
张金标 ;
连光山 ;
王云龙 ;
徐兆礼 ;
陈亚瞿 .
台湾海峡, 2003, (03) :279-285
[2]   东海东南部浮游动物生物量的分布特征 [J].
王春生,何德华,刘红斌,杨关铭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6, (03) :66-77
[3]   台湾海峡西部海域海樽类(Thaliacea)的初步分析 [J].
林茂 .
海洋通报, 1988, (04) :66-71
[4]  
台湾岛东部和南部海域浮游动物的丰度和多样性研究[A]. 陈瑞祥,林景宏,戴燕玉,林茂.中国海洋学文集——西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研究(二)[C]. 2000
[5]  
海洋生态学[M]. 科学出版社 , 沈国英, 2002
[6]  
动物生态学原理[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孙儒泳编著, 1992
[7]  
大亚湾海洋生态文集[M]. 海洋出版社 ,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编], 1990
[8]  
台湾海峡中、北部海洋综合调查研究报告[M]. 科学出版社 , 福建海洋研究所编, 1988
[9]  
Blooms of tunicates Oikopleura spp. and Dolioletta gegenbauri in the Seto Inland Sea, Japan, during summer[J] . Yasuo Nakamura.Hydrobiologia . 1998 (1)
[10]  
Blooms of the pelagic tunicate, Dolioletta gegenbauri: Are they associated with Gulf Stream frontal eddies? .2 Deibel D. Journal of Marine Research .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