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性状相关及遗传力探讨小麦早熟性的遗传规律

被引:6
作者
谢瑞生
张振宏
机构
[1] 华南农学院农学系
关键词
遗传力; 双亲; 遗传率; 早熟性; 抽穗期; 亲本类型; 小麦; 麦类作物; 遗传规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华南地区的小麦生育期较短,在抽穗后由于低温阴雨使籽粒灌浆、成熟以至产量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研究小麦早熟性的遗传规律,对于选育早熟品种以适应稻稻麦三熟制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意义。小麦生育期的遗传问题在国内外已有报道。蔡旭等从亲本F1,F1与F2,F2与F3的相关回归关系分析认为,小麦亲子间平均抽穗期的相关关系密切,可根据亲本生育期的迟早预测杂种后代生育期的早晚。王恒立、庄巧生及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小麦杂种二代早熟性分离特点的初步分析 [J].
谢瑞生 .
广东农业科学, 1979, (05) :18-22
[2]   冬小麦性状遗传力的初步研究 [J].
王恒立 ;
庄巧生 ;
曾启明 ;
李英婵 ;
李登春 .
作物学报, 1963, (02) :177-184
[3]   小麦杂交育种工作中品种特性遗传传递规律和亲本选配问题 [J].
蔡旭 ;
刘中宣 ;
张树榛 ;
杨作民 ;
王琳靖 .
作物学报, 1962, (02)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