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石钺

被引:31
作者
傅宪国
机构
关键词
河姆渡文化; 良诸文化; 装柄; 龙山文化; 石峡文化; 屈家岭文化; 黑陶文化; 薛家岗文化; 大汉口文化; 石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石钺,是一种扁平、穿孔的双面刃石器,在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址中,这类石器数量很多,尤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现更多,其分布范围也很广。最初它曾被作为生产工具使用,但很快就演变为武器和礼器,成为权力与威严的象征物之一。不啻如此,就是商周以后的青铜钺也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过去,由于资料的限制,对这种扁薄的穿孔石器的装柄方法及用途不甚明了,人们往往依其外部特征,望物定名,出现了一器多名的现象。近年来,由于资料的日渐积累和一些典型器物的出现,已有比较充分的证据来
引用
收藏
页码:820 / 833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江苏海安青墩遗址 [J].
纪仲庆 .
考古学报, 1983, (02) :147-190+275
[2]   山西夏县东下冯龙山文化遗址 [J].
黄石林 ;
李锡经 ;
王克林 .
考古学报, 1983, (01) :55-92+133
[3]   试论石斧石锛的安柄与使用——从溧阳沙河出土的带木柄石斧和石锛谈起 [J].
肖梦龙 .
农业考古, 1982, (02) :108-113
[5]   上海马桥遗址第一、二次发掘 [J].
黄宣佩 .
考古学报, 1978, (01) :109-137+160
[6]   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 [J].
CPAM ;
Chekiang Province and Chekiang Provincial Museum .
考古学报, 1978, (01) :39-94+140
[8]  
青铜钺的初步研究[J]. 杜廼松.考古与文物. 1983 (05)
[9]  
四川石棉县考古调查 .2 石棉县文化馆. 考古 .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