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与中性政府:对中国三十年经济增长的一个解释

被引:24
作者
贺大兴
姚洋
机构
[1]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中性政府; 马尔科夫均衡; 平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1204 ; 120401 ;
摘要
中国在过去三十年里取得了非凡的经济成功。本文认为,中国平等的社会结构使中国政府成为一个中性政府。中性政府是不与任何社会利益集团结盟且不被任何利益集团所俘获的政府,它比一个有偏的政府更可能追求整个社会的长远经济增长。在作者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个重复斯塔克伯格模型,分析平等如何促成中性政府的产生,核心思想是,社会平等增加了政府和强势利益集团结盟之后被推翻的可能性,从而使得它更可能选择成为一个中性政府。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20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改革战略与中国奇迹——中国政治经济改革研究述评 [J].
徐湘林 ;
李国强 .
经济体制改革, 2007, (06) :18-24
[2]   国有企业改制对就业的影响——来自11个城市的证据 [J].
黄玲文 ;
姚洋 .
经济研究, 2007, (03) :57-69
[3]   分税制改革、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 [J].
张晏 ;
龚六堂 .
经济学(季刊), 2005, (04) :75-108
[4]   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 [J].
易纲 ;
樊纲 ;
李岩 .
经济研究, 2003, (08) :13-20+90
[5]   中国经济增长模型的设定:1952—1998 [J].
舒元 ;
徐现祥 .
经济研究, 2002, (11) :3-11+63
[6]   资本形成、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中国的转轨特征 [J].
张军 .
经济研究, 2002, (06) :3-13+93
[7]   中国经济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J].
盛 斌 .
开放时代, 2001, (12) :98-106
[8]   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 [J].
王小鲁 .
经济研究, 2000, (07) :3-15+79
[9]   中国制度变迁的演进论解释 [J].
周业安 .
经济研究, 2000, (05) :3-11+79
[10]  
Inequality, Lobbying, and Resource Allocation[J] . Joan Esteban,Debraj Ray.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200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