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实验肝癌发生过程中IGF-Ⅱ、HBxAg、p21和p53蛋白的表达

被引:2
作者
苏建家
严瑞琪
覃国忠
黄定瑞
杨春
机构
[1] 广西肿瘤研究所病理室
[2] 中山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
关键词
肝肿瘤.实验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HBxAg;原癌基因蛋白质p21(RAS);蛋白质p53;树属;
D O I
10.13315/j.cnki.cjcep.1998.05.035
中图分类号
R735.702,R73-35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HBV与AFB1协同致肝癌作用机制。方法:用免疫组化观察53只树鼠句肝及肝癌组织IGF-Ⅱ、HBxAg、p21及p53蛋白表达。结果:接受HBV和AFB1的树鼠句肝癌诱发率和IGF-Ⅱ、HBxAg、p21检出率分别为52.9%、82.4%、52.9%及29.4%;只感染HBV的分别为11.1%、22.2%、11.1%和11.1%;仅摄入AFB1的分别为15.8%、26.3%及15.8%(p21);空白对照无肝癌及上述基因蛋白表达。带瘤肝IGF-Ⅱ、HBxAg及p21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无瘤者,而表达这3种基因蛋白的动物肝癌发生率也均明显高于阴性者。突变的p53蛋白表达仅见于7例(58.3%)中低分化的肝癌。结论:HBV与AFB1共同激发这些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是其协同致肝癌机制之一。IGF-Ⅱ过表达可能作为癌变早期信号应引起重视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3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