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苁蓉采挖坑对梭梭根际土壤水分的影响研究

被引:6
作者
郭泉水
谭德远
王春玲
史作民
马超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2]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3] 国家林业局保护司
[4]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北京 
[5] 北京 
关键词
肉苁蓉; 梭梭; 采挖坑; 处理方式; 土壤含水率;
D O I
10.13275/j.cnki.lykxyj.2005.03.017
中图分类号
S714.2 [森林土壤理化性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新疆吉木萨尔县林木良种试验站的肉苁蓉良种繁育基地内,选择立地条件、梭梭树龄、林分密度、林木株行距、接种肉苁蓉方式以及管理措施等基本一致的梭梭人工林为试验地,开展肉苁蓉采挖坑对坑侧土壤水分和采挖肉苁蓉后不回填采挖坑、采挖肉苁蓉后回填采挖坑、不采挖肉苁蓉(对照)等对梭梭根际土壤水分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采挖肉苁蓉后形成的采挖坑对坑侧土壤水分具有明显的影响,其影响范围因土壤层次而异。在0~20cm的土层内,离采挖坑越近,土壤含水率越低;在20cm以下的土层中,这种变化趋势依然存在,但在距采挖坑45cm处以远,土壤含水率受采挖坑的影响逐渐减弱。肉苁蓉采挖坑不同处理方式之间的土壤含水率存在显著差异。在0~10cm土层内,土壤含水率从大到小的排列次序是:对照>回填坑侧>回填坑内>不回填坑侧;在10~30cm土层内,回填坑侧>对照>回填坑内>不回填坑侧;在30~50cm土层内,对照>回填坑内>回填坑侧>不回填坑侧。不回填坑侧土壤含水率低的主要原因是采挖坑增加了土壤水分蒸发的界面,使深层土壤直接暴露于大气之中,从而引起采挖坑坑壁土壤水分不断蒸发所致;采挖肉苁蓉后回填采挖坑,可以延缓或阻止坑侧土壤水分向大气中扩散,但是,由于回填土的土壤结构在回填过程中已经发生改变,所以回填土的土壤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与未破坏土壤结构的对照、回填坑侧以及不回填坑侧的土壤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不完全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315 / 32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寄生植物肉苁蓉对寄主梭梭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研究
    谭德远
    郭泉水
    王春玲
    马超
    [J].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04) : 472 - 478
  • [2] 我国肉苁蓉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研究
    谭德远
    郭泉水
    王春玲
    [J]. 林业资源管理, 2004, (02) : 29 - 32
  • [3] 沙生植物——梭梭研究进展
    贾志清
    卢琦
    郭保贵
    赵明
    梁远强
    [J].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01) : 125 - 132
  • [4] 退化草原轻耙处理过程中植物种多样性变化的研究
    宝音陶格涛
    刘美玲
    [J]. 中国沙漠, 2003, (04) : 107 - 111
  • [5] 土壤水张力时变空间结构的初步研究
    谢永华
    黄冠华
    [J]. 水科学进展, 1999, (02) : 3 - 5
  • [6] Excel 5.0统计与数量方法应用[M]. 学苑出版社 , 倪安顺 编著, 1994
  • [7] GRAZING EFFECTS UPON PLANT COMMUNITY STRUCTURE IN SUBHUMID GRASSLANDS OF ARGENTINA
    SALA, OE
    OESTERHELD, M
    LEON, RJC
    SORIANO, A
    [J]. VEGETATIO, 1986, 67 (01): : 27 -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