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带草原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52
作者
李明峰
董云社
齐玉春
耿元波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草原土壤; 碳氮循环; 放牧; 农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2001年6月,分别对内蒙古锡林河流域典型温带草原中贝加尔针茅草原(Stipabaicalensis)、羊草草原(Leymuschinensis)、大针茅草原(Stipagrandis)及其相应的农垦和放牧地等0~100cm土体不同层次的土壤全氮和有机碳含量分别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温带草原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对草原土壤全氮和有机碳含量变化影响明显,其中贝加尔针茅草原经28年农垦,使0~100cm土体中土壤全氮和有机碳含量相对于未开垦的草原分别减少8.8%和14.8%,平均每年分别减少0.31%和0.53%;0~10cm的表层土壤平均减少速率分别为0~100cm土体的2.9倍和1.9倍。11年围栏轮牧使羊草草原0~100cm土体的土壤全氮和有机碳分别增加了50.0%和47.4%,平均每年分别增加4.55%和4.31%;30cm以下土层增加异常显著。自由放牧使大针茅草原土壤0~100cm土体中土壤全氮和有机碳含量减少了4.88%和2.22%,平均每年分别减少0.24%和0.11%;0~10cm土壤全氮和有机碳分别为0~100cm土体平均减少速率的3倍和1.7倍,10cm以下各土层的土壤全氮和有机碳含量变化较小,说明自由放牧地对土壤表层全氮和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尤为明显。另外,选择适当的放牧强度可以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碳氮平衡,促进系统内的碳氮良性循环。
引用
收藏
页码:2 / 7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