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卸荷试验路径的泥岩变形特征及数值计算

被引:15
作者
李栋伟 [1 ,2 ,3 ]
汪仁和 [1 ,2 ,3 ]
范菊红 [3 ]
机构
[1] 教育部矿山地下工程研究中心
[2] 安徽省矿山建筑重点实验室
[3] 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卸载; 软岩巷道; 三轴剪切试验; 蠕变; 泥岩本构模型;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0.03.033
中图分类号
TU452 [岩体力学性质及应力理论分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先固结后径向卸载的三轴剪切试验方法模拟煤矿泥岩巷道开挖过程中应力状态变化,在试验围压内,径向卸荷条件可以用Drucker-Prager强度准则较好地描述软岩破坏过程。蠕变试验结果表明:随偏应力水平的降低,蠕变速率明显减小,当偏应力水平较低时(1.0 MPa),轴向蠕变无变化,蠕变速率几乎为0;当轴应力较高时(3.5 MPa),泥岩蠕变过程经历减速、定常和加速蠕变3个阶段。根据试验提出了泥岩的弹黏塑流变本构模型,将泥岩的蠕变试验结果与计算值进行对比:两者变形规律完全一致且数值较吻合,从而验证了泥岩本构模型的正确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87 / 39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孔隙水压力对软岩蠕变规律影响的实验研究
    李刚
    梁冰
    [J]. 煤炭学报, 2009, 34 (08) : 1067 - 1070
  • [2] 岩石蠕变损伤模型及其稳定性分析
    王来贵
    赵娜
    何峰
    李鑫
    [J]. 煤炭学报, 2009, 34 (01) : 64 - 68
  • [3] 复杂应力路径下人工冻砂土非线性流变本构模型与应用研究
    李栋伟
    崔灏
    汪仁和
    [J]. 岩土工程学报, 2008, (10) : 1496 - 1501
  • [4] 冻结黏土卸载状态下双屈服面流变本构关系研究
    李栋伟
    汪仁和
    胡璞
    崔灏
    [J]. 岩土力学, 2007, (11) : 2337 - 2342
  • [5] 抛物线型屈服面人工冻土蠕变本构模型研究
    李栋伟
    汪仁和
    赵颜辉
    胡璞
    [J]. 岩土力学, 2007, (09) : 1943 - 1948
  • [6] 软岩三轴蠕变特性的试验研究
    范庆忠
    李术才
    高延法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07) : 1381 - 1385
  • [7] 软岩蠕变特性及非线性模型研究
    范庆忠
    高延法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02) : 391 - 396
  • [8] 饱水状态下隧道围岩蠕变力学性质的试验研究
    朱合华
    叶斌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2, (12) : 1791 - 1796
  • [9] 一种新的岩石流变模型
    邓荣贵
    周德培
    张倬元
    付小敏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1, (06) : 780 - 784
  • [10] 岩土材料流变及其工程应用[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孙钧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