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柞镇旬地区盆地体制与金属成矿关系

被引:31
作者
朱华平
叶磊
甘宝新
汪长青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2] 西北有色地质勘查院
[3] 西北有色地质勘查院 北京 
[4] 陕西西安 
关键词
盆地建造; 构造体制; 金属成矿; 山柞镇旬地区; 秦岭成矿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山柞镇旬地区现今构造格架是在后泥盆纪秦岭造山过程中奠定的,秦岭北鄂尔多斯板块左行旋转,扬子地块向北挤压及左行旋转,使秦岭微板块沿商丹和勉略两条长寿深大断裂发生大规模的左行走滑,主要形成EW向的柞(水)-山(阳)断裂,镇(安)-板(岩镇)大断裂;伴随佛坪地块的隆滑而产生的NW-NWW向公(馆)-白(河)断裂、旬河断裂,形成和控制了山柞、旬阳热水盆地和镇安-青山隆起以及沿旬河的裂陷,控制了柞山镇旬地区金属成矿带的分布和最终矿床的形成。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镇旬盆地南西缘泥盆纪碳酸盐台缘生物礁与层控铅锌矿 [J].
唐永忠 .
陕西地质, 2000, (02) :30-37
[2]   秦岭佛坪古陆及周边热事件、盆地与成矿 [J].
朱华平 ;
张蓉 ;
郭健 ;
李领军 .
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 1999, (01) :16-20
[3]   南秦岭镇旬盆地层序地层特征及盆地分析 [J].
唐永忠 .
陕西地质, 1998, (01) :30-41
[4]  
秦岭南缘晚古生代裂谷——有限洋盆沉积作用及构造演化.[J].孟庆任;张国伟;于在平;梅志超.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1996, S1
[5]  
秦岭造山带三维结构及其动力学分析.[J].张国伟;郭安林;刘福田;孟庆任;肖庆辉.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1996, S1
[6]   秦岭东段泥盆系中似碧玉层纹钠长石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J].
薛春纪 ;
朱文戈 .
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1990, (04) :1-9+94
[7]  
秦岭-金矿遥感地质.[M].马建伟等著;.地质出版社.1997,
[8]  
秦岭造山与金属成矿.[M].王相等编著;.冶金工业出版社.1996,
[9]  
秦岭热水沉积型铅锌(铜)矿床.[M].祁思敬等著;.地质出版社.1993,
[10]  
边缘转换盆地的构造岩相与成矿.[M].杨志华等著;.科学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