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抗性大豆品种感染大豆花叶病毒后一些生理生化性状的变化

被引:6
作者
廖林
赵荣林
张志权
王金陵
机构
[1] 吉林省农科院大豆所
[2] 东北农学院
关键词
大豆花叶病毒; 叶绿素含量;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过氧化物酶活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直板凝胶电泳等方法测定不同抗性大豆品种接种SMVI—1毒株后叶绿素含量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及酶活性。结果表明,感病品种和中感品种比健林分别多2条和1条酶带。感病品种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最强,是对照的14.5倍,其次是中感品种和抗病品种。感病品种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仅为对照的18.57%,抗病品种为74.43%。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不同纬度地区大豆短日照处理对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影响 [J].
李云荫 ;
王桂霞 ;
郭继红 .
大豆科学, 1984, (02) :121-126
[2]   植物组织中蛋白质及同功酶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盘状电泳 [J].
吴少伯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79, (01) :30-33
[3]  
农业仪器分析法.[M].严国光;王福钧 主编.农业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