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性“互益”:合作治理中的政社关系探析

被引:9
作者
沈亚平
汪圣
机构
[1]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正当性; 正当性“互益”; 合作治理; 社会组织;
D O I
10.14110/j.cnki.cn-37-1059/d.2017.06.018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正当性是政府与社会组织存在和行为运作所依赖的重要资源,而组织的正当性建构也是两类主体需要共同回应的命题。通过公共事务领域的合作治理,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形成了一种正当性"互益"关系,这成为组织正当性建构的重要路径。这种正当性"互益"关系的机理在于,一方面,社会组织参与公共事务治理提升了政府治理效能,并增进了公共行政的民主价值,从而实现了对政府正当性的增益;另一方面,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实现了政府向社会组织政治、行政、法律以及社会等多个维度正当性的赋权,是政府对社会组织正当性的增益。同时,当前政府与社会组织间的正当性"互益"关系呈现为一种非对称性的相互依赖格局,因此建立在平等对话基础上的合作是深化两者正当性"互益"关系的重要进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26 / 13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合法性悖论:淘宝村民间团体的生存困境 [J].
董运生 ;
傅园园 .
江海学刊, 2016, (04) :100-108+238
[2]   双重合法性和社会组织发展——以北京市19个小区的业主委员会为例 [J].
管兵 ;
岳经纶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36 (05) :147-151
[3]   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测评指标设计——基于地方政府合法性的视角 [J].
丁煌 ;
梁满艳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4, (04) :99-106
[6]   正当性与合法性概念辨析 [J].
刘杨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8, (03) :12-21
[7]   第三部门的发展与公民社会的前景——以温州商会为例 [J].
王诗宗 .
公共管理学报, 2004, (04) :34-40+94
[8]   政治合法性理论及其分析架构 [J].
赵海立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5) :42-48
[9]   论政治合法性的意义和实现途径 [J].
燕继荣 .
学海, 2004, (04) :88-97
[10]   组织外形化:非协调约束下的组织运作——一个研究中国慈善组织与政府关系的理论框架 [J].
田凯 .
社会学研究, 2004, (04) :6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