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泌阳断陷下第三系核三上段陆相层序可容空间变化机理及其图解
被引:10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胡受权
机构
:
[1]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来源
:
特种油气藏
|
1998年
/ 04期
关键词
:
沉积基准面,可容空间,Fischer图解,可容空间变化曲线,陆相层序,泌阳断陷;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618.130.21 [];
学科分类号
:
0709 ;
081803 ;
摘要
:
方法根据沉积基准面原理,探讨在一个基准面旋回过程中,可容空间梯度迁移所引起的沉积程序效应;利用Fischer图解法对泌阳断陷下第三系核三上段陆相层序进行研究。目的指导陆相层序的划分及其体系域的识别,进而预测陆相层序中生储盖的空间分布及其组合规律。结果在一个基准面旋回过程中,可容空间梯度随地理位置而发生迁移,与之相伴的是层序地层结构以及在相同相域内沉积物体积、厚度和侧向分布的变化;该图解法可把泌阳断陷下第三系核三上段划分为3个完整且规模较大的实际可容空间旋回,进而又可划分为15个次级旋回,与分析研究实际资料得到的结果基本上吻合。结论沉积基准面是受海(湖)平面、构造沉降、沉积物负荷及沉积地形等诸多综合因素制约的一个等势面,只有沉积基准面旋回及其伴随而发生的可容空间变化,才是控制沉积层序发育的内在机理;采用图解法求得的可容空间变化曲线,对于指导陆相层序的划分及其体系域的识别,进而预测陆相层序中生储盖的空间分布及其组合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 / 8+28
页数:7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