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林龄飞播油松林林下植被多样性研究

被引:13
作者
林娜 [1 ]
刘勇 [1 ]
于海群 [1 ,2 ]
李国雷 [1 ]
吕瑞恒 [1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飞播油松林; 林下植被; 物种多样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选择林龄分别为10、17和25年生飞播油松林为研究对象,分析3种林分林下植被的组成、优势种、垂直结构和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0、17、25年油松林下植被物种数分别为27、24和20种,差异较小;3种林龄林分林下植被的优势种均为土庄绣线菊+三裂绣线菊-披针叶苔草。灌木层高度随飞播油松林龄的增大而增大,而草本层高度以17年生林分林下最大。灌木层和草本层盖度都是随林龄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10、17和25年生飞播油松林下植被的物种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为2.508、0.824和0.776,Pielow指数分别为0.779、0.256和0.241,随林龄增大林下植被多样性下降,表明上层乔木对林下植被发育抑制程度加大。因此在适宜时期对飞播油松林进行抚育经营进而调控林分结构尤为必要。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人工林林下植被发育对油松生长节律的响应 [J].
李国雷 ;
刘勇 ;
于海群 ;
吕瑞恒 ;
李瑞生 .
生态学报, 2009, 29 (03) :1264-1275
[2]   人工林林下植被研究进展 [J].
陈民生 ;
赵京岚 ;
刘杰 ;
刘存宏 ;
史修柱 ;
杨晓华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2) :321-325
[3]   间伐强度对油松中龄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 [J].
徐扬 ;
刘勇 ;
李国雷 ;
郭蓓 ;
李瑞生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3) :135-138
[4]   北京柏木井飞播油松群落特征分析 [J].
李国雷 ;
刘勇 ;
于海群 ;
吕瑞恒 ;
徐扬 ;
郭蓓 .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8, (01) :1-5+11
[5]   飞播油松林地土壤酶活性对间伐强度的响应 [J].
郭蓓 ;
刘勇 ;
李国雷 ;
甘敬 ;
徐扬 .
林业科学, 2007, (07) :128-133
[6]   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研究进展 [J].
褚建民 ;
卢琦 ;
崔向慧 ;
王利兵 .
世界林业研究 , 2007, (03) :9-13
[7]   我国飞播林资源及可持续经营对策 [J].
李国雷 ;
赵永军 ;
陈吉虎 .
水土保持通报, 2007, (03) :161-166
[8]   我国飞播造林研究进展 [J].
李国雷 ;
刘勇 ;
郭蓓 ;
徐扬 ;
张可栋 ;
赵双荣 .
世界林业研究, 2006, (06) :45-48
[9]   林下植被的生物量分布特征及其作用 [J].
杨昆 ;
管东生 .
生态学杂志, 2006, (10) :1252-1256
[10]   岷江上游油松造林密度对油松生长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J].
孙书存 ;
高贤明 ;
包维楷 ;
王中磊 ;
不详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05, (01) :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