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叠置含气系统中菱铁质泥岩测井识别及地质意义

被引:4
作者
肖骞 [1 ,2 ]
沈玉林 [1 ,2 ]
秦勇 [1 ,2 ]
申建 [1 ,2 ]
顾娇杨 [3 ]
张春良 [1 ,2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3]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
菱铁质泥岩; 含气系统; 测井识别; 隔水阻气层;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P631.8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地区本溪组—山西组菱铁质泥岩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钻孔岩心与测井资料采用逻辑判别、蛛网图等方法,量化了研究区菱铁质泥岩的测井识别特征,建立其测井识别模板。研究表明,菱铁质泥岩具有高光电吸收截面指数(PE)、高密度(DEN)、高自然伽马(GR)、低声波时差(AC)、低电阻率(M2RX)、低中子孔隙度(CNCF)的特征,研究区12口钻孔中的菱铁质泥岩识别结果表明,总厚度为3.9~25.4m,总层数为8~28层,区域分布不均;通过测井资料定量分析了菱铁质泥岩的物性及封盖性能,指出研究区菱铁质泥岩具低孔低渗性及高突破压力的特点,其平均渗透率为2.29×10-8μm2、平均有效孔隙度为1.20%、平均突破压力为12.32MPa,在叠置含气系统中具备隔水阻气性能。基于菱铁质泥岩的空间发育位置,沉积环境及形成过程分析,在本溪组山西组共识别出4个稳定隔水阻气层,结合气测资料将研究区本溪组—山西组垂向划分出5个独立含气系统,每个独立含气系统的边界便是区域分布稳定、连续性好且垂向发育具有一定规模的以菱铁质泥岩为主要岩层的隔层。
引用
收藏
页码:590 / 60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3 条
  • [1] 鄂尔多斯中东部晚古生代古地理及高效储层控制因素研究.[D].沈玉林.中国矿业大学.2009, 03
  • [2] 测井学.[M].《测井学》编写组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 [3] 测井地质及油气评价新技术.[M].李国平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
  • [4] 渤黄东海海洋化学.[M].顾宏堪主编;.科学出版社.1991,
  • [5] 临兴地区致密砂岩储层特征与成藏规律研究.[D].申文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 08
  • [6] 基于电阻率测井资料研究致密砂岩孔隙结构特征.[D].陈杰.西南石油学院.2005, 04
  • [7] 盖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D].范翔宇.西南石油学院.2003, 04
  • [8] 含煤地层流体能量分布与煤层气开发关系研究
    郭晨
    卢玲玲
    [J]. 煤炭科学技术, 2016, 44 (02) : 45 - 49
  • [9] 临兴地区上古生界煤系致密砂岩气成藏条件分析
    谢英刚
    秦勇
    叶建平
    潘新志
    高丽军
    段长江
    [J]. 煤炭学报, 2016, 41 (01) : 181 - 191
  • [10] 叠置含气系统共采兼容性——煤系“三气”及深部煤层气开采中的共性地质问题
    秦勇
    申建
    沈玉林
    [J]. 煤炭学报, 2016, 41 (01) : 14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