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作用模式及控制因素

被引:21
作者
周江羽 [1 ]
吕海涛 [2 ]
林忠民 [2 ]
吴冲龙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化西北分公司勘探开发规划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岩溶作用模式; 碳酸盐岩; 奥陶系; 塔河油田; 塔里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异常复杂的非均质性,碳酸盐岩岩溶作用研究是当今储层沉积学和储层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前缘领域。塔河油田所处的阿克库勒凸起是在前震旦系变质岩基底上长期发育的一个古隆起,经历了加里东期和海西期多期次的构造抬升和海平面变化影响,并受到后期构造运动的叠加改造,发育了一套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储层。结合塔河油田岩溶作用的基本特点和勘探实践,建立了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岩溶作用的3种基本模式,并分析了岩溶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547 / 55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塔中地区深部流体对碳酸盐岩储层的改造作用 [J].
吕修祥 ;
杨宁 ;
解启来 ;
杨海军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3) :284-289+296
[2]  
Karst-Controlled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in Ellenburger group carbonates of West Texas. Kerana C.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Bulletin . 1988
[3]  
Mesodiagenetic dissolution: Its role in porosity development in carbonate reservoirs. Mazzullo S J,Harris P.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Bulletin . 1992
[4]   塔中与塔河地区奥陶系岩溶储层形成条件的差异 [J].
闫相宾 ;
李铁军 ;
张涛 ;
李国蓉 ;
金晓辉 ;
马晓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2) :202-207
[5]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中上奥陶统碳酸盐岩层序发育对同生期岩溶作用的控制 [J].
刘忠宝 ;
于炳松 ;
李廷艳 ;
樊太亮 ;
蒋宏忱 .
沉积学报, 2004, (01) :103-109
[6]   潜山型碳酸盐岩储集空间成因模式 [J].
金强 ;
王端平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3, (05) :12-15+6
[7]   塔河油田下奥陶统古岩溶作用及储层特征 [J].
阎相宾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2, (04) :23-25+5
[8]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成藏条件 [J].
林忠民 .
石油学报, 2002, (03) :23-26+7
[9]   轮南地区奥陶系油气成藏特征 [J].
顾乔元 ;
潘文庆 ;
曹淑玲 ;
韩剑发 ;
彭轼 .
新疆石油地质, 1999, (03) :36-38+96
[10]  
Paleokarstsinlate Precambrianand Or-dovician carbonates,Kepin-Shaya uplift zone,Tari m basin,Chi-na. Cao H,YangJ,Wang D. Carbonates Evaporites .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