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球菌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3
作者
林广城
黄烈
刘键
韦洁宏
杨来智
陆学东
机构
[1] 广东医学院附属深圳市福田人民医院检验医学部
关键词
葡萄球菌; 红霉素; 克林霉素; 耐药基因; 诱导耐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78.11 [];
学科分类号
100103 ; 100705 ;
摘要
目的了解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表型耐药性和耐药基因以及分析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与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的相关性。方法用K-B纸片法检测2004~2005年分离的136株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依据NCCLS2004年发布M100-S14的D-试验方法,测定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MsrA、Vgb、Sat4、ermA、ermB、ermC、mphA、MefA/E、ereA、ereB10种耐药基因。结果136株葡萄球菌共检出MsrA、Sat4、ermC、mphA、ereB5种耐药基因,耐药基因总检出率为80·15%(109/136)。MRSA、MRCNS、MSSA、MSCNS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81·25%(13/16)、89·47(68/76)、73·08%(19/26)、50·00%(9/18),耐药基因主要存在于MRCNS。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同时耐药株占43·38%,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株占37·50%;D-试验阳性率为25·00%(34/136),阳性株数占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株的66·67%(34/51)。耐药基因MsrA、Sat4、ermC、mphA、ereB的阳性率分别为24·26%、41·91%、56·62%、1·47%、18·38%,其中核糖体甲基化酶基因ermC是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的主要基因。结论ermC是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的主要基因,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同时开展D试验和耐药基因检测,以指导临床更加合理使用抗菌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926 / 1927+1952 +195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2]   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葡萄球菌的检测与分析 [J].
刘欢乐 ;
周铁丽 .
临床检验杂志, 2005, (05) :337-338
[3]   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性研究 [J].
沈定霞 ;
罗燕萍 ;
徐雅萍 ;
张秀菊 ;
周光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5, (04) :400-402
[4]  
Practical disk diffusion method for detection of inducible clindamycin resistance in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 .2 Fiebelkorn K R,Crawford S A,McElmeel M L,et al. JClin Microbiol . 2003
[5]  
Roberts2Identifying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Genes with DNA Microarrays .2 Douglas R,Call,Marlene K,et al.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 .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