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中药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一氧化氮和结肠电的调整作用
被引:2
作者
:
刘晓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
刘晓秋
李世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
李世英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连至诚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钟廷机
邹移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
邹移海
机构
:
[1]
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
[2]
广州中医药大学病理教研室实验动物中心
来源
: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
1997年
/ 03期
基金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
结肠炎.溃疡性/病因学,结肠炎.溃疡性/中医药疗法,胃肠康/治疗应用,胃肠电/病理生理学,一氧化氮/药物作用,大鼠,疾病模型.动物;
D O I
:
10.13359/j.cnki.gzxbtcm.1997.03.011
中图分类号
:
R-332 [医用实验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以二硝基氯苯法制作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埋藏电极记录结肠电,并以标准对照比色法测定结肠组织浸泡液中NO代谢产物亚硝酸盐(NOP)的浓度,观察中药复方“胃肠康”的作用。发现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的亚硝酸盐浓度显著高于正常,结肠基本电节律(BER)幅值及收缩性复合肌电(CEC)幅值均显著降低,负载峰电的BER和CEC百分数明显减少。经中药治疗后,模型动物结肠的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肠电倾向恢复正常,同时NOP亦回降至正常水平。结果提示,NO在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过程及结肠电改变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中药复方“胃肠康”的作用机制与调整NO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38
页数:4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