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工草地建植的生态效应研究

被引:8
作者
宋浪
杨春华
机构
[1] 宁南县畜牧局
[2] 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
关键词
人工草地; 生态效应; 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4 [草原培育、施肥、灌溉];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本文论述大规模建植人工草地具有多种生态效应,是恢复植被,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的最有效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草产业是西部经济开发与生态治理的基础产业 [J].
李毓堂 .
中国草地, 2001, (01) :2-6
[2]   长江上游地区生态重建的经济补偿机制探析 [J].
宗臻铃 ;
欧名豪 ;
董元华 ;
杨林章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1, (01) :22-27
[3]   略论人工种草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J].
吴宗权 .
四川草原, 2000, (04) :6-9
[4]   阿坝州退耕还林还草与生态环境重建问题初议 [J].
杨富全 ;
董成寿 ;
陈涛 ;
塔瑛 .
四川草原, 2000, (04) :1-5
[5]   略论三峡库区草地农业的作用和发展对策 [J].
范彦 .
四川草原, 2000, (03) :5-8
[6]   长江流域防洪抗洪生态工程体系建设初探 [J].
严斧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0, (03) :384-391
[7]   种草在长江中上游地区土地绿化中的作用及适宜草种的选择 [J].
毛凯 .
草原与草坪, 2000, (02) :43-44
[8]   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基本政策研究 [J].
陈利顶 ;
傅伯杰 ;
不详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0, (02) :148-153
[9]   治理长江上游水土流失的对策 [J].
辜胜阻 ;
侯伟丽 ;
不详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0, (02) :260-264
[10]   林草结合是长江上游地区保持水土的重要途径 [J].
郭万祥,李元华 .
四川草原, 1999, (02) :13-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