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损害的赔偿、移转与预防:从私法到公法

被引:48
作者
侯佳儒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绿色发展战略研究院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 环境侵权; 预防原则; 损害赔偿; 损害赔偿移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68 [环境保护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8 ;
摘要
如何赔偿、移转和预防损害是当代损害赔偿法律的核心内容,也应是构建生态损害赔偿法体系的三个任务。对生态环境损害立法,应树立"损害赔偿体系"的大观念。生态环境损害制度的研究和设计,应置于"生态损害赔偿体系"的概念框架下,进行全盘观照、整体布局、全面推进。传统损害赔偿法主要体现为私法,但如今公法也越来越多地介入到损害赔偿领域,损害赔偿从私法向公法移转是当代损害赔偿法的普遍趋势。基于生态环境损害的特殊性,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移转应当是我国立法设计和理论研究的一个重点领域,是一项迫切任务。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环境公益诉讼的美国蓝本与中国借鉴 [J].
侯佳儒 .
交大法学, 2015, (04) :39-51
[2]  
侵权责任法疑难问题研究[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王利明, 2012
[3]  
侵权责任法通论·总论[M]. 法律出版社 , 朱岩, 201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解读[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 2010
[5]  
阿蒂亚论事故、赔偿及法律[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英) 凯恩 (Cane, 2008
[6]  
事故的成本[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 卡拉布雷西, 2007
[7]  
民法法律行为理论之全部[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芮沐著, 2003
[8]  
侵权行为法[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王泽鉴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