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带与造林带水土和养分再分配效应

被引:2
作者
潘开文
刘照光
陈庆恒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
关键词
保留带; 造林带; 再分配; 水土保持; 养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2.7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保留带( 保留现有灌丛的带状区域)与造林带( 砍掉现有灌丛用于栽植林木的带状区域) 沿等高线交替配置的生态技术在四川西部逐渐被推广应用,本文定量分析了该技术中保留带与造林带的水土和养分再分配效应.结果表明:①坡度和雨量级是影响保留带与造林带水土流失的重要因子,其越大则水土流失量越大.②保留带净存储水61 464 ~125 179tkm -2a-1 ,拦截土壤2 136 ~2 817tkm -2a-1 .③保留带表土层的养分比造林带的提高了14.68% ~74.89% ,造林带表土层的养分比对照提高了3 .31% ~114.16% .④保留带和造林带内从上至下的表土层养分有逐渐富积的趋势,且保留带与造林带相邻处的养分变化速率最大.⑤保留带通过地表径流的养分流动净积累了575 .59 ~1 690 .66 kg km -2a-1有效N;而对P、K 而言,保留带是否能通过地表径流来净积累养分则主要取决于坡度,坡度越大,越有利于保留带通过地表径流来净积累有效P、K.
引用
收藏
页码:551 / 55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川西北国土综合开发规划研究.[M].刘照光主编;.四川民族出版社.1991,
[2]  
四川森林生态研究.[M].李承彪主编;.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3]  
水质分析大全.[M].张宏陶主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