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汶川地震引发的流域管理新课题
被引:5
作者:
王兆印
[1
]
施文婧
[1
]
余国安
[2
]
漆力健
[1
]
机构:
[1]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滑坡;
泥石流;
阶梯-深潭系统;
植被修复;
尼克点;
堰塞湖;
D O I:
10.16198/j.cnki.1009-640x.2009.04.003
中图分类号:
P315.9 [工程地震];
P642.2 [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0814 ;
摘要:
汶川地震引发了大量的山体滑坡和崩塌.巨型滑坡夷平了山谷,创造了平缓坡地.这些新生地非常不稳定,易引发泥石流.尽快稳定和开发新生地是一个新问题.滑坡造成的堰塞湖引起剧烈河床演变,对河流地貌和稳定产生长远和深刻的影响.大量的崩塌体形成大石块堆积体,表面没有土壤,如何修复植被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野外测量和试验,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果.成果表明,采用阶梯-深潭结构稳定滑坡体,可以控制或减轻泥石流;发生于崩塌和滑坡体上的泥石流含水量小且大石块多,不是黏性泥石流而是两相泥石流,运动速度仅为黏性泥石流的1/10;堰塞坝发育成尼克点会显著改变河流纵剖面,稳定岸坡减少滑坡崩塌灾害;在花岗岩崩塌体上引种紫萼藓能显著加快植被演替,绿化裸露的石块堆积体.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32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