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辨证与心功能、外周血淋巴细胞β受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5
作者
贺泽龙
郭振球
机构
[1] 湖南中医学院医学教育教研室,湖南中医学院医学教育教研室长沙市韶山中路号,长沙市韶山中路号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诊断; 心室功能; 受体; 抗原; T细胞; α-β/血液;
D O I
10.13288/j.11-2166/r.2004.03.035
中图分类号
R259.4 [];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型与心功能、外周血淋巴细胞β受体变化的关系。方法:设立正常对照组,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检测和外周血淋巴细胞β肾上腺受体的放射性配基结合分析方法对12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客观化的研究。结果:(1)在心功能变化方面,气虚血瘀证和心气阴两虚证患者以心脏舒张功能损害为主,心阳气虚证、心肾阳虚证和阳虚水泛证患者以收缩功能受损为主,而阴阳两虚证患者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同时受损,其程度介于以上两类证型之间;(2)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各证型β受体最大结合率(Bmax)下降程度按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心阳气虚、心肾阳虚证、阳虚水泛证的顺序递增。结论:心脏舒缩功能受损和β受体下调是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的客观表现,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辨证时可根据心脏收缩—舒张功能损害和β受体下调等客观指标变化,结合临床表现确定其证候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212 / 214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