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坳陷第三系不整合结构矿物学与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21
作者
宋国奇 [1 ]
陈涛 [2 ]
蒋有录 [2 ]
赵乐强 [1 ]
向立宏 [1 ]
机构
[1] 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
[2]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关键词
不整合结构; 风化壳; 地层油气藏; 化学风化指标; 地球化学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不整合是由多个结构层组成的地质体,不同结构层具有不同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不整合结构层特征对地层油气藏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根据济阳坳陷部分第三系不整合结构层的岩心观察、矿物及元素分析等,将不整合风化带划分为3类结构:Ⅰ1型结构,Ⅰ2型结构和Ⅱ型结构。系统分析了不同风化带结构层的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化学风化指标对风化壳岩石风化程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风化壳岩石风化程度的差异,导致不整合不同结构层呈现不同的矿物学特征,不整合结构层风化岩石相比未风化岩石具有富A l,Fe,Mn,Ti而贫Ca,Mg等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1+17 +1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济阳坳陷不整合结构类型及控藏作用 [J].
隋风贵 ;
赵乐强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6, (02) :161-167
[2]   济阳坳陷第三系地层油藏形成机制与组合模式 [J].
隋风贵 ;
赵乐强 ;
林会喜 ;
李军亮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 (06) :1-5+81
[3]   地层不整合对油气运移和封堵的作用 [J].
张建林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 (02) :26-29+83
[4]   准噶尔盆地不整合结构的地球物理响应及油气成藏意义 [J].
吴孔友 ;
查明 ;
洪梅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3, (04) :328-332
[5]   准噶尔盆地二叠系不整合面及其油气运聚特征 [J].
吴孔友 ;
查明 ;
柳广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2) :53-57
[6]   不整合面在油气藏形成中的作用 [J].
付广 ;
许泽剑 ;
韩冬玲 ;
纪阵宇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1, (01) :1-4+104
[7]   碳酸盐岩顶部不整合面结构层及控油意义 [J].
张克银 ;
艾华国 ;
吴亚军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6, (05) :16-19+82
[8]   不整合对于油气运移聚集的重要性 [J].
潘钟祥 .
石油学报, 1983, (04) :1-10
[9]  
碳酸盐岩风化成土作用及其环境效应[M]. 地质出版社 , 朱立军,李景阳著, 2004
[10]  
陆相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形成[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李丕龙,庞雄奇等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