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中国近观——兼论社会转型期新闻专业主义的价值旨归

被引:15
作者
朱清河 [1 ,2 ]
张荣华 [1 ]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 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
关键词
社会转型; 新闻专业主义; 公共领域; 公共性;
D O I
10.13885/j.issn.1000-2804.2009.06.019
中图分类号
G210 [新闻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面对社会转型期价值观与群体利益的多样纷呈与巨量对立,关于新闻职业其间作为的思考不断引发持久而激烈的争论。而此时,西方制度化的专业主义被寄予厚望。大量的研究试图发现其对中国新闻实践与改革的有益启示。今天看来,时下确也有汲取专业主义营养大胆前行的业界榜样。深受西方影响的中国新闻业,在历经制度与观念的几度转型与变革之后,能否在当下历史机遇之中构筑自己的专业主义框架,一直引人关注。从党-国视野来看,中国的新闻专业主义难以进化成制度化的独立规约与自治精神,它需要一种结构功能范畴上的有限"替代"与角色转移,现在我们可以将路径转向"公共性"取向的回归。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8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2]   “公共领域”理论与中国传媒研究的检讨:探寻一种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下的传媒研究路径 [J].
夏倩芳 ;
黄月琴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8, (05) :37-46+94
[3]   论传媒公共性及其实现途径 [J].
朱清河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8, (04) :30-33
[4]   我国新闻职业道德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述评 [J].
郑保卫 ;
樊亚平 ;
舒纾 .
新闻界, 2008, (02) :3-5
[5]   新闻文本的文学性与新闻专业主义的相对性 [J].
徐亮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8, (02) :54-59+95
[7]   当代中国公共性转型研究 [J].
许耀桐 ;
傅景亮 .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7, (04) :48-54
[8]   对新闻专业主义“现实性”的思考 [J].
李雯 .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7, (02) :237-240
[9]   新闻传播史体系的三维空间 [J].
张昆 .
新闻大学 , 2007, (02) :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