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地震心理危机干预“二次伤害”的法律控制——以张支蓉叠加性损害的心理援助义务法律化为视角

被引:3
作者
王建平
李欢
机构
[1] 四川大学
关键词
芦山地震; 心理危机; “二次伤害”; 干预义务; 援助条例;
D O I
10.13553/j.cnki.llygg.2014.06.061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D632.5 [救灾];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芦山地震中张支蓉"失房"又"失子",心理创伤叠加性加重。心理救援缺乏衔接性导致救援无效,让张支蓉产生排斥和拒绝行为;张支蓉周围人对"失子"责任的不当言论与评论,让她最终自杀,酿成芦山地震的"张支蓉悲剧"。这个悲剧提出的问题是:心理救援方案分类、灾民拒绝心理救援的对策、灾后PTSD和抑郁症控制义务、地震灾害后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性与衔接性、地震灾害产生"二次伤害"的必然性与可控制性、地震灾害后心理救援的长期化与法律化,以及心理救援"一案三制"破解"失房心障",制定《心理救援条例》,明确心理救援"二次伤害"法律义务和责任。
引用
收藏
页码:150 / 15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Acute stress disorder:a handbook of theory,assessment,and treatment. Bryant R A,Harvey A G. . 1999
  • [2]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elderly and younger adults after the 1988 earthquake in Armenia. Goenjian A K,Najarian L M,Pynoos R S,Steinberg A M,Manoukian G,Tavosian A,Fairbanks L A.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 1994
  • [3]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symptoms and injury: the moderating role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coping for young adults[J] . Sara C. Haden,Angela Scarpa,Russell T. Jones,Thomas H. Ollendick. &nbsp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 2006 (7)
  • [4] 唐山地震灾区社会恢复与社会问题研究[M]. 地震出版社 , 邹其嘉等主编, 1997
  • [5] 减轻自然灾害的法律问题研究[M]. 法律出版社 , 王建平, 2008
  • [6] 唐山大地震对人类心身健康远期影响
    张本
    王学义
    孙贺祥
    马文友
    姜涛
    张秀凤
    于振剑
    许瑞芬
    彭精芬
    孟雪梅
    刘晓芸
    [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8, (04) : 9 - 11+63-64
  • [7] 建国以来四川洪涝灾害的特点及对策
    邓绍辉
    [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05) : 96 - 104
  • [8] 重大自然灾害后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构建
    郭敏
    吴明
    吴多育
    高允锁
    蒋湘玲
    林明方
    康延海
    黄仕雄
    蒋自换
    郭骏成
    [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8, (07)
  • [9] 国外开展灾后心理援助工作的一些做法
    张侃
    [J]. 求是, 2008, (16) : 59 - 61
  • [10] Depression:what it is,how to best it. Smith L W.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