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茎腐病菌毒素的初步研究(Ⅰ)

被引:10
作者
陈捷
咸洪泉
宋佐衡
白金铠
刘桂清
郑文华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植保系
[2] 辽中县植保站
关键词
茎腐病; 毒素; 电导率; 镰刀菌; 玉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131 [玉米病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本文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引起玉米茎腐病的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可在Richard和小麦粒培养基上产生毒素。培养物经过滤、离心或甲醇浸提,再通过活性炭柱吸附和甲醇洗脱获得毒素晶体。毒素生物活性测定表明:无论是培养滤液还是粗提纯毒素对玉米种子萌发、胚根和胚芽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3叶期幼苗的叶片亦有致萎作用,同时还能使根系发生褐变,与病株根系症状类似。电导测定证明,2×10~3μgg1的粗毒素和培养液都可引起叶片细胞膜损伤。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13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