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河西走廊节水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探索

被引:10
作者
车宗贤
张立勤
机构
[1]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
关键词
河西走廊; 环境; 节水农业; 生态补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甘肃河西走廊荒漠与绿洲共存,水资源总量缺乏,低降水高蒸发,属典型的灌溉农业区和资源型缺水区域。由于水的供需矛盾突出,导致地下水位以0.57 m.a-1速率下降、防风固沙林衰败枯死、绿洲萎缩、沙尘暴增多。依据"限用地下水、适用地表水、用足天上水"、"开源节流、严防蒸发、提高水效益"的发展节水农业思路,采用"工程节水、农艺节水、生物节水、管理节水"四大并举的节水技术措施,筹措和整合各种涉农项目资金,对四大措施的各个环节增加投入部分,进行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积极地从补偿政策制定、补偿资金筹措、补偿执行监督、补偿效果确定等方面,探索甘肃河西走廊节水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激励水管单位和农民2个节水主体的积极性,有效落实各项节水技术措施。3年累计示范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66.67万hm2,节水10亿m2,增收5亿元。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49+77 +7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