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8 条
粮食最低收购价调整下农户的生产行为选择——基于农户分化视角的分析
被引:12
作者:
刘大鹏
[1
]
刘颖
[1
]
魏新彦
[1
]
黄博远
[2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西交利物浦大学国际商学院
来源:
关键词:
最低收购价;
农户分化;
生产行为选择;
D O I:
10.13246/j.cnki.jae.2020.11.003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F323.7 [农产品价格与市场];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最低收购价调整是当前粮食支持政策改革的主要着力点,农户生产行为对该政策的响应决定了政策效能的作用空间。本文基于农户分化视角,将农户类型差异纳入分析框架,通过河南、湖北、湖南三省的农户微观数据,分析粮食最低收购价提高、下调和取消等不同情境下农户的生产行为选择。结果表明,最低收购价提高时,兼业农户的生产行为选择不发生变化,农业收入占比越高的农户越倾向于增加土地经营规模,且相较小规模农户,大规模、中等规模、一般规模农户均倾向于增加土地经营规模、减少非农劳动时间;最低收购价下调时,兼业农户更倾向于增加非农劳动时间,农业收入占比越高的农户越不会选择增加非农劳动时间,且相较小规模农户,中等规模和一般规模农户均倾向于减少土地经营规模、增加非农劳动时间,而大规模农户的生产行为选择不发生变化;最低收购价取消后,兼业农户更倾向于增加非农劳动时间,农业收入占比越高的农户越不会选择减少土地经营规模、增加非农劳动时间,且相较小规模农户,中等规模农户和一般规模农户倾向于减少土地经营规模、增加非农劳动时间,而大规模农户只倾向于减少土地经营规模、不会选择增加非农劳动时间。因此,本文认为应针对不同类型农户制定差异化的支持政策,多途径保障种粮农民收入,探索构建"组合型"粮食支持政策体系,以确保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42
页数:1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