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算法编码机制的比较研究

被引:21
作者
张晋
李冬黎
李平
机构
[1] 浙江大学工业控制研究所
[2] 浙江大学电力电子国家专业实验室
关键词
遗传算法; 编码机制; 搜索效率; 鲁棒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学科分类号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摘要
结合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实验对遗传算法的二进制编码和十进制编码在搜索效率和优化结果的鲁棒性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二进制编码与十进制编码相比 ,通常情况下前者的搜索效率高 ,寻优结果对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鲁棒性好 .进一步地理论分析表明 ,低进制编码遗传算法在搜索效率和优化结果鲁棒性方面普遍优于高进制编码遗传算法 .因此 ,在工程应用实践中宜选用低进制编码的遗传算法 .本文得出的结论为遗传算法编码机制的理论研究和遗传算法在工程应用实践中编码机制的选取提供了理论指导 .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9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二进制遗传算法和八进制遗传算法的函数优化结果比较 [J].
李冬黎 ;
何湘宁 .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01, (03) :98-101
[2]   遗传算法的编码机制研究 [J].
张晓缋 ;
方浩 ;
戴冠中 .
信息与控制, 1997, (02) :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