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较场弧形构造与1933年叠溪地震发震构造的再讨论

被引:24
作者
黄祖智
唐荣昌
刘盛利
机构
[1] 四川省地震局
关键词
较场弧形构造; 叠溪地震; 松平沟断裂; 发震构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2 [地震与地球构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较场弧形构造是四川众多弧形构造带之一。本文对该弧形构造的特征及其西翼发育的松平沟断裂的新活动性作了进一步论证 ,确认松平沟断裂属全新世活动断裂。该弧形构造西翼靠弧顶部位 1933年曾发生过叠溪 7 5级地震。前人对该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众说纷纭。作者通过近年来在现场的多次考察 ,并对该次地震的等烈度线形态、地表震害展布特征、建筑物沿松平沟断裂的左旋位错、震后地表发育的北西向地震地裂缝等现象的进一步研究认为 ,1933年叠溪 7 5级地震的发震构造仍为较场弧形构造西翼的松平沟断裂。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关于1933年叠溪7.5级地震若干问题的讨论 [J].
钱洪 ;
周荣军 ;
马声浩 ;
黎小刚 .
四川地震, 1999, (03) :11-17
[2]   四川地区强震与发震构造几何结构特征关系的探讨 [J].
黄祖智,唐荣昌 .
中国地震, 1995, (02) :133-139
[3]   龙门山及其邻区的构造和地震活动及动力学 [J].
邓起东,陈社发,赵小麟 .
地震地质, 1994, (04) :389-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