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通督调髓”法改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观察

被引:32
作者
赵凌 [1 ]
张富文 [1 ]
张虹 [1 ]
罗展 [2 ]
朱蔓佳 [1 ]
肖玺琪 [1 ]
余昕 [1 ]
李航 [2 ]
郑立卿 [2 ]
机构
[1] 成都中医药大学
[2] 成都市慢性病医院
关键词
电针;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MMSE量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6.6 [神经精神病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 ,研究电针"通督调髓"法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认知的改善情况及安全性,为针灸临床提供可靠证据。方法将纳入试验的64例患者随机分配到电针组和药物组,共治疗8w。治疗前、治疗一疗程和治疗两疗程后分别进行MMSE量表检测。结果两个试验组分组均衡,基线状态良好,具有可比性。电针和药物治疗MCI均有效,但两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两疗程后两个组MMSE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电针组在每个疗程治疗后的MMSE量表总得分均较药物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认知、记忆、言语亚项评分比较显示:第一疗程治疗结束后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二疗程治疗结束后组间比较其差值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运用和视空间技能方面,第一疗程和第二疗程治疗结束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组和电针组对MCI患者的综合认知水平均有明显的改善,但尚不能确定两种治疗方案之间的优越性,电针治疗对MCI患者精神状态的改善有优于药物治疗的趋势,需待另外两个试验中心病例治疗完成后,样本量足够时,做出更客观、全面的综合疗效判定,揭示治疗方案的优越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321 / 132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 [J].
林秀华 ;
杨志敏 ;
老膺荣 .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8, (10) :2237-2238
[2]   电针头穴对9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的临床研究附视频 [J].
赵凌 ;
张虹 ;
郑重 ;
黄蛟 .
四川中医, 2007, (09) :105-108
[3]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J].
王晓明 ;
蔡亚梅 .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07, (03) :207-211
[4]   中国防治认知功能障碍专家共识 [J].
中国防治认知功能障碍专家共识专家组 .
中华内科杂志, 2006, (02) :171-173
[5]   血管性痴呆的药物治疗 [J].
许丹 ;
孙晓江 .
世界临床药物, 2005, (09) :36-39
[6]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心理学研究和ApoE基因多态性分析 [J].
陈晓红 ;
王荫华 ;
汤哲 ;
孟琛 .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4, (01) :37-37
[7]   老年期痴呆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述评) [J].
王鲁宁 .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 2002, (0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