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微孢子虫对东亚飞蝗卵黄原蛋白含量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陈建新
沈杰
宋敦伦
张龙
严毓骅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2]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东亚飞蝗; 蝗虫微孢子虫; 卵黄发生; 卵黄原蛋白; 卵黄蛋白;
D O I
10.16380/j.kcxb.2002.02.004
中图分类号
S476.1 [];
学科分类号
0904 ;
摘要
采用免疫学方法 ,对东亚飞蝗Locustamigratoriamanilensis感染蝗虫微孢子虫Nosemalocustae后体内卵黄蛋白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感病蝗虫与对照健虫相比 ,卵黄发生有严重障碍 ,脂肪体和卵巢中卵黄原蛋白或卵黄蛋白含量极低 ,导致感病雌虫丧失产卵能力。脂肪体中卵黄原蛋白含量最高峰健虫为 18 7mg mL ,而病虫只有 4 7mg mL ;血淋巴中卵黄原蛋白含量最高峰健虫为 7 6mg mL ,而病虫只有 2 6mg mL ;卵巢中卵黄蛋白含量最高峰健虫为 73 4mg mL ,而病虫只有 4 9mg mL。
引用
收藏
页码:170 / 17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蝗虫微孢子虫对蝗虫脂肪含量的影响 [J].
陈建新 ;
沈杰 ;
宋敦伦 ;
张龙 ;
严毓骅 .
昆虫学报, 2000, (S1) :109-113
[2]   蝗虫微孢子虫病对东亚飞蝗飞翔能力的影响 [J].
张龙 ;
严毓骅 ;
李光博 ;
曹雅忠 .
草地学报, 1995, (04) :324-327
[3]   蝗虫微孢子虫对雌性东亚飞蝗生殖器官侵染的初步观察 [J].
张龙 ;
周海鹰 .
中国生物防治, 1995, (02) :46-47
[4]   我国蝗虫微孢子虫治蝗的进展 [J].
严毓骅,张龙 .
植保技术与推广, 1994, (01) :43-43
[5]  
现代免疫化学技术.[M].李成文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6]  
昆虫学实验技术.[M].郭 郛;忻介六主编;.科学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