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观的文本化与神圣化——符号学与社会学的双重视野

被引:12
作者
翟艳春
机构
[1]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艺术学院
关键词
旅游景观; 建构主义; 文本; 符号;
D O I
10.16112/j.cnki.53-1160/c.2011.01.017
中图分类号
F590 [旅游经济理论与方法]; C91-0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旅游景观是在自然与社会双重意义的再生产中不断建构的产物。作为旅游活动的载体,旅游景观折射了旅游在前现代、现代以及后现代社会中的变迁。当前,旅游景观承载了丰富的社会想象和社会内涵,呈现出愈加鲜明的符号化、文本化、象征化特征。将旅游景观置于社会意义的整体网络中进行符号学、社会学的双重分析,有利于我们深入理解景观与旅游以及二者深深镶嵌其中的社会的本质与特征,进而摆脱经济独裁主义的旅游开发思路,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设计出文明、健康、和谐的旅游产品。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0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旅游是一种现代朝圣”刍议
    张晓萍
    [J].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04) : 91 - 93
  • [2] 纳尔逊·格雷本的“旅游人类学”
    张晓萍
    黄继元
    [J]. 思想战线, 2000, (02) : 47 - 50
  • [3] 旅游者.[M].(美) 麦坎内尔 (MacCannell;D.) ;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 [4] 史记.[M].(汉)司马迁撰;(唐)张守节正义;.中华书局.2005,
  • [5]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法)爱弥尔·涂尔干(EmileDurkheim)著;渠东;汲〓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 [6] 现代汉语词典.[M].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编.商务印书馆.1989,
  • [7] 人论.[M].[德]恩斯特·卡西尔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 [8] 柳宗元集.[M].(唐)柳宗元 著.中华书局.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