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产量影响的主成分分析

被引:5
作者
季彪俊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 福建福州
关键词
水稻; 主成分分析; 回归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032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水稻区试品种产量的因子,结果表明,影响产量的主成分因子分别是热量、海拔—雨量、穗重和粒数;利用各因子作为自变量,水稻产量作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一个产量回归方程。方程的相关系数(R)达0.99983,各因子对生产量影响的大小为纬度>有效穗>实粒数>千粒重>年均降雨量。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灰色系统理论在水稻育种性状选择上的应用研究 [J].
丁成伟 ;
刘超 ;
王健康 ;
孙克新 ;
郭荣良 ;
吴玉玲 ;
独凤荣 .
垦殖与稻作, 2001, (03) :1-3
[2]   粳稻恢复系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J].
马洪文 ;
殷延勃 ;
王兴盛 ;
刘炜 ;
史延丽 ;
不详 .
种子 , 2001, (01) :41-42
[3]   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初探 [J].
白良明 ;
张凤鸣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1, (01) :65-66
[4]   高产水稻品种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分析及其超高产育种策略的探讨 [J].
徐大勇 ;
刘洪福 ;
杜永 ;
徐敏权 ;
陈焕淦 .
江苏农业研究, 2000, (01) :12-15+36
[5]   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的品种×环境互作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J].
沈希宏 ;
杨仕华 ;
谢芙贤 ;
王磊 .
中国水稻科学, 2000, (01) :34-39
[6]   太湖流域粳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J].
刁立平 ;
王建飞 ;
李余生 ;
张洪南 ;
张红生 ;
翟虎渠 ;
杨图南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3) :1-4
[7]   对水稻区试品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J].
谢丽霞 .
垦殖与稻作, 1999, (02) :1-3
[8]   杂交水稻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分析及对地区引种的建议 [J].
周凯 ;
邢成安 ;
张万春 ;
张文明 .
陕西农业科学, 1997, (04) :7-8+29
[9]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水稻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J].
金烈钧,段振生,任晓林 .
陕西农业科学, 1996, (01) :18-19+30
[10]   灰色系统理论在水稻育种农艺性状选择上的应用 [J].
罗元新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1995, (03) :213-21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