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质对红壤和黑土中外源铅镉稳定化过程的影响

被引:46
作者
吴曼 [1 ,2 ]
徐明岗 [2 ]
徐绍辉 [1 ]
刘军领 [2 ]
武海雯 [2 ]
沈浦 [2 ]
机构
[1] 青岛大学环境科学系
[2] 农业部作物营养与施肥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关键词
镉; 铅; 有机质; 复合污染; 有效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120405 ;
摘要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中国典型红壤和黑土中外源铅(Pb)、镉(Cd)在单一和复合污染下的稳定化过程,探讨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对Pb、Cd稳定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500mg·kg-1Pb、1.0mg·kg-1Cd或1.0mg·kg-1Cd+500mg·kg-1Pb条件下,各种土壤有效态Pb、Cd含量在培养前期迅速下降,随后变化减缓,培养30d后基本达到平衡。利用二级动力学方程对Pb、Cd稳定化过程进行拟合,在红壤和黑土上,有机质含量高的土样有效态Cd的平衡浓度比有机质含量低的土样中降低12.7%~37.3%;有效态Pb的平衡浓度比有机质含量低的土样中降低78.3%~96.2%,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显著抑制了外源Pb、Cd的有效性(P<0.05)。在铅镉复合污染中,Pb的存在提高了土壤中Cd的有效性,而Cd对Pb的影响较小。与黑土相比,红壤上外源Pb、Cd稳定化速率较小,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较长,且有效态Pb、Cd的平衡浓度较高。因此,在农业生产实践中,通过提高红壤和黑土上有机质的含量能够显著降低外源重金属Pb、Cd的有效性,减少环境污染风险。
引用
收藏
页码:461 / 46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长期不同施肥对红壤Cu和Cd含量及活化率的影响 [J].
刘景 ;
吕家珑 ;
徐明岗 ;
张文菊 ;
陈苗苗 .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 (03) :914-919
[2]   堆肥腐殖质的形成和变化及其对重金属有效性的影响 [J].
熊雄 ;
李艳霞 ;
韩杰 ;
林春野 ;
索超 ;
张增强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 27 (06) :2137-2142
[3]   外源铜锌在我国典型土壤中的老化特征 [J].
徐明岗 ;
王宝奇 ;
周世伟 ;
李淑芹 ;
陈苗苗 ;
段改莲 .
环境科学, 2008, (11) :3213-3218
[4]   土壤中镉铅锌单一和复合老化效应的研究 [J].
田园 ;
王晓蓉 ;
林仁漳 ;
于红霞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 (01) :156-159
[5]   土壤中铅的吸附-解吸行为研究进展 [J].
杨金燕 ;
杨肖娥 ;
何振立 ;
杨金英 .
生态环境, 2005, (01) :102-107
[6]   pH对黄棕壤重金属解吸特征的影响 [J].
徐明岗 ;
李菊梅 ;
张青 .
生态环境, 2004, (03) :312-315
[7]   广州郊区农业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J].
柴世伟 ;
温琰茂 ;
张云霓 ;
董汉英 ;
陈玉娟 ;
刘英对 ;
张爱军 ;
龙祥葆 ;
罗妙榕 ;
向运荣 ;
周毛 .
农村生态环境, 2004, (02) :55-58
[8]   外源镉铅铜锌在土壤中形态分布特性及改性剂的影响 [J].
王新 ;
周启星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3, (05) :541-545
[9]   不同水稻品种籽粒Cd、Cu和Se的含量差异及其人类膳食摄取风险 [J].
李正文 ;
张艳玲 ;
潘根兴 ;
李久海 ;
黄筱敏 ;
王吉方 .
环境科学, 2003, (03) :112-115
[10]   酸和有机质对土壤镉影响的研究 [J].
史锟 ;
徐虹 ;
田艳芬 .
垦殖与稻作, 2003, (02) :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