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泥窑子考古新收获

被引:3
作者
崔璇
斯琴
机构
关键词
泥质陶; 白泥; 泥窑; 仰韶文化; 岔河; 不浪; 细泥陶; 细石器工艺; 遗址;
D O I
10.14137/j.cnki.issn1003-5281.1984.01.014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本文拟将近年来白泥窑子遗址考古的新收获,作一简述,以就正于读者。 遗址概况与考古工作 内蒙古清水河县喇嘛湾公社东北,有一自然村,名白泥窑子。村中有十多户人家,散居在白泥窑子沟中段两侧。沟长约五里,小溪自北而南,终年流水不绝,同由东北流来的甲浪沟相会后,称董家沟,继续流向西南,穿过喇嘛湾,注入黄河,将喇嘛湾分作南北两半。 白泥窑子遗址就分布在白泥窑子沟两旁的台地上。台地高于沟水数十米,被许多支沟分割成许多小块,地层结构与地貌都不尽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内蒙古托克托县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 [J].
吉发习 .
考古, 1978, (06) :426-429+441
[2]  
内蒙古文物资料选辑.[M].内蒙古文物工作队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