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千里山花岗岩体的Nd-Sr同位素及岩石成因研究

被引:96
作者
毛景文,李红艳,裴荣富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Rb-Sr同位素,Nd-Sr同位素,钕模式年龄,花岗岩,柿竹园钨矿床;
D O I
10.16111/j.0258-7106.1995.03.006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利用Rb-Sr等时线方法测得第一阶段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第二阶段等粒黑云母花岗岩和第三阶段花岗斑岩的成岩年龄分别为(152±9)×10 ̄6a、(137±7)×10 ̄6a~(136±6)×10 ̄6a和(131±1)×10 ̄6a。Sr-Nd同位素资料表明各阶段花岗质岩石均基本上源于地壳物质的重熔。与钨多金属矿化有关的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和等粒黑云母花岗岩属同一岩浆体系分异演化的产物,其钕模式年龄(t_(DM)=2307×10 ̄6a)反映出成岩物质来自早元古宙地层的重熔。与铅-锌-银矿化有关的花岗斑岩的钕模式年龄(t_(DM)=1284×10 ̄6~1578×10 ̄6a)示意出其成岩物质来自中元古宙地层的重熔。
引用
收藏
页码:235 / 24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千里山花岗岩体地质地球化学及与成矿关系 [J].
毛景文,李红艳,裴荣富 .
矿床地质, 1995, (01) :12-25
[2]   安徽歙县—休宁一带海相火山岩的Sm-Nd同位素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J].
张光弟 ;
姚士新 .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3, (04) :325-331
[3]   南岭花岗岩类岩石Sm、Nd同位素特征及岩石成因探讨 [J].
袁忠信 ;
张宗清 .
地质论评, 1992, (01) :1-15
[4]   赣东北古元古宙障公山群的钐钕同位素年龄新成果及其地质意义 [J].
马长信 .
科学通报 , 1991, (19) :1518-1519
[5]   华南前寒武纪地壳形成时代的Sm-Nd和锆石U-Pb同位素制约 [J].
李献华 ;
赵振华 ;
桂训唐 ;
于津生 .
地球化学, 1991, (03) :255-264
[6]   闽北麻源群Sm-Nd、Rb-Sr同位素年龄研究 [J].
袁忠信 ;
吴良士 ;
张宗清 ;
叶笑江 .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1, (02) :127-132
[7]   江南古陆南缘四堡群钐钕同位素年龄研究 [J].
毛景文 ;
张宗清 ;
董宝林 .
地质论评, 1990, (03) :264-268
[8]   华南古生代花岗岩类Nd-Sr同位素研究及华南基底 [J].
黄萱 ;
D.J.DePaolo .
岩石学报, 1989, (01) :28-36
[9]   就柿竹园钨多金属矿床与岩体的关系试论千里山花岗岩的成矿机制 [J].
赵永鑫 .
地球科学, 1988, (02) :155-162
[10]   福建省白垩纪岩浆岩Nd、Sr同位素研究 [J].
黄萱 ;
孙世华 ;
DePaolo D.J. ;
吴克隆 .
岩石学报, 1986, (02) :5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