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蛾卵饲养东亚小花蝽的关键点研究

被引:20
作者
杨丽文 [1 ,2 ]
王甦 [2 ]
张志勇 [1 ]
张帆 [2 ]
机构
[1] 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2]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东亚小花蝽; 米蛾卵; 种群指数; 饲养密度; 产卵基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76 [生物防治];
学科分类号
0904 ;
摘要
本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评价了以米蛾Corcyra cephalonica卵作为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替代饲料的饲养效率及其对米蛾卵的取食量等,探讨了成虫最佳饲养密度和最佳产卵基质等繁殖关键技术点。结果发现,东亚小花蝽取食米蛾卵可以满足全世代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单雌均产卵量为70.5±4.2粒,种群指数为22.18;东亚小花蝽雌成虫一生需要取食米蛾卵183.8±5.4粒;以每对成虫50 cm3的空间密度饲养东亚小花蝽成虫时,其单雌产卵量最多(70.2±3.2粒),与雌成虫单头饲养时的产卵量(70.5±4.2粒)相近;在供试的四种产卵基质中,东亚小花蝽偏好选择白芸豆Phaseolus Bulgaris嫩茎和具叶柄叶片作为产卵基质,其卵的孵化率可达91.76%,显著高于发芽的蚕豆Vicia faba种子和夏至草Lagopsis supina嫩茎。以上研究结果可为东亚小花蝽的规模化饲养提供有价值的技术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971 / 97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不同宿主植物和饲养密度对蠋蝽生长发育和生殖力的影响 [J].
宋丽文 ;
陶万强 ;
关玲 ;
李兴鹏 ;
陈越渠 .
林业科学, 2010, 46 (03) :105-110
[2]   国外昆虫天敌商品化生产技术及应用 [J].
徐学农 ;
王恩东 .
中国生物防治, 2008, (01) :75-79
[3]   小花蝽属地理分布的研究(半翅目:花蝽科)(英文) [J].
王义平 ;
吴鸿 ;
卜文俊 ;
徐华潮 .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3, (04) :61-65
[4]   东亚小花蝽的发生和扩散与苹果园和邻近农田植被的关系 [J].
于毅 ;
张安盛 ;
严毓骅 .
中国生物防治, 1998, (04) :5-8
[5]   营养和生态因子对东亚小花蝽生长发育的影响 [J].
于毅 ;
严毓骅 ;
胡想顺 .
中国生物防治, 1998, (01) :5-7
[6]   苹果园混合覆盖植物对害螨和东亚小花蝽的影响 [J].
杜相革 ;
严毓骅 .
生物防治通报, 1994, (03) :19-22
[7]   用黄豆芽作产卵植物繁殖东亚小花蝽 [J].
周伟儒 ;
王韧 ;
邱式邦 .
生物防治通报, 1991, (01) :7-9
[8]   用天然和人工饲料饲养小花蝽的研究 [J].
周伟儒 ;
王韧 .
生物防治通报, 1989, (01) :9-12
[9]   不同温度下的棉铃虫实验种群生命表 [J].
吴坤君 ;
陈玉平 ;
李明辉 .
昆虫学报, 1978, (04) :385-392
[10]  
Life history parameters of Orius sauteri (Poppius) (Het., Anthocoridae) reared on Ephestia kuehniella eggs and the minimum amount of the diet for rearing individuals[J] . E.Yano,K.Watanabe,K.Yara.Journal of Applied Entomology . 2002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