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财产的起源与外化劳动——解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笔记本Ⅰ

被引:17
作者
姜海波
机构
[1] 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私有财产; 外化劳动; 异化;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D O I
10.15894/j.cnki.cn11-3040/a.2008.01.035
中图分类号
F091.91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2 ;
摘要
在《克罗茨纳赫笔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从历史、政治和法等方面分析了私有财产,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私有财产"所做的经济学和哲学分析是一种继续研究。在笔记本Ⅰ中,外化和异化是不同的概念,马克思阐明了私有财产起源于外化劳动,外化劳动亦即劳动过程本身,而在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的统治下,劳动的外化表现为异化,异化的根源在于外化和占有之间的循环被打断。因此,马克思通过物化劳动把私有财产理解为一个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费尔巴哈“对象化”概念探析 [J].
侯才 .
长白学刊, 1992, (01) :41-44
[2]  
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德)于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曹卫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4,
[3]  
回到马克思.[M].张一兵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4]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试释.[M].田其治 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5]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概要.[M].熊子云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
[6]  
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复旦大学哲学系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室 编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