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论清代目录学
被引:14
作者:
吴杰
黄爱平
机构:
来源:
关键词:
古典目录学史;
艺文志;
四库全书总目;
目录著作;
图书目录;
图书书目;
图书馆目录;
书目;
二次文献;
史志目录;
目录学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我国古典目录学源远流长,内容相当丰富。自西汉刘向、刘歆父子编定《别录》、《七略》,开创了群书目录之后,目录学就逐渐发展了起来。及至清代,特别是在乾嘉时期,随着考据学的兴盛,目录学由原来学术史的旁门别支转而成为当时学者士人几乎人人都要研习的必修之课,到达了它璀灿的鼎盛时期。有清一代目录学的繁荣,主要反映在四个方面:一、目录学受到普遍的重视。以往的目录学大都局限在书籍的整理、分类、编目等方面,而清人则把目录学视为入学的门径,读书的基础。所谓“目录之学,读书入门之学也”。“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涂,方能得其门而入”。许多学者不仅深入研究目录学,而且亲自编制各种目录,甚至到了晚清,维新人士在学习西方,鼓吹变法之时,也要利用目录学来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91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