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核结构模式与福建区域发展战略

被引:22
作者
陆玉麒
王颖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南京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双核结构模式; 区域发展战略; 南平—福州; 龙岩—厦门;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03.02.001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福建三面环山一面临海 ,地域单元的完整性非常突出。境内散布的山地丘陵进一步将福建分割成相对独立的大大小小的流域。这样的自然地理背景赋予福建特有的人文地理特征。综合对福建自然人文地域分异的综合分析 ,我们认为 ,福建省存在着以下 2个双核结构 ,即南平—福州、龙岩—厦门 ,分别以福建省的两大流域 ,即闽江流域和九龙江流域为产生、发展的区域背景。应当以沿海为一级轴线 ,以 2个双核结构为二级轴线 ,以“π”形空间格局作为福建省区域开发的基本框架。原因在于 ,南平、龙岩为核心的福建内陆地区 ,分别是福建古文化和客家文化的发源地 ,重点开发的必要性非常突出。更重要的是 ,通过南平、龙岩这 2个区域中心城市的规模壮大 ,可以此为桥头堡 ,进一步增强福建以福州、厦门为端点的港口的吸引腹地 ,强化福建对江西等内陆省份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区域双核结构模式的形成机理 [J].
陆玉麒 .
地理学报, 2002, (01) :85-95
[2]   秦汉时期福建的民族与文化 [J].
杨东晨 ;
杨建国 .
福州师专学报, 2001, (06) :1-5+10
[3]   20世纪90年代福建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对策研究 [J].
张辉鑫 ;
汤小华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04) :19-23
[4]   两宋时期福建文化地域格局的多元发展态势 [J].
林拓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1, (03) :88-97+129
[5]   福建文化地域格局的演变及其机制 [J].
林拓 .
人文地理, 2001, (03) :57-61
[7]   福建滨海城市与内陆城市旅游合作发展战略研究——以闽西南五市旅游合作发展规划为例 [J].
郑耀星 .
福建地理, 2000, (02) :31-33
[8]   论先秦时期福建地区的民族和文化 [J].
杨东晨 ;
杨建国 .
福州师专学报, 1999, (05) :12-15+36
[9]   论闽文化底蕴与福建的文化旅游 [J].
王荣国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 (01) :107-112
[10]   南中国区域经济的形成与福建经济发展战略 [J].
全毅 ;
张玉梅 .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1997, (04) :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