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积极的一般预防论中量刑基准的反思及其启示

被引:7
作者
李冠煜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积极的一般预防; 消极的一般预防; 特别预防; 责任; 量刑基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11 [犯罪];
学科分类号
0306 ; 030605 ;
摘要
刑罚目的与量刑基准关系密切,量刑时必须考虑预防犯罪的目的。积极的一般预防论在目的刑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试图从提升公民的法律信仰、发扬公众的守法精神、强化一般人的法律忠诚信念的角度正面论证一般预防的积极效果。但是,它所提倡的量刑基准可能不利于实现预防效果,无助于提供清晰的刑罚限度,导致处罚的扩大化和严厉化。通过反思积极的一般预防论中量刑基准的缺陷,可以给我国刑法理论带来深刻的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刑罚目的与量刑.[D].赵淞.中国政法大学.2011, 10
[2]  
德国刑法学总论.[M].(德)克劳斯·罗克辛(ClausRoxin)著;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2005,
[3]  
刑法学原理.[M].高铭暄 主编;陈兴良等 撰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4]   危险社会与刑法谦抑原则 [J].
马克昌 .
人民检察, 2010, (03) :5-9
[5]   刑法的规范化诠释 [J].
冯军 .
法商研究, 2005, (06) :64-75
[6]   刑法保护什么:法益还是规范适用? [J].
G·雅各布斯 ;
王世洲 .
比较法研究, 2004, (01) :96-107
[7]   量刑概说 [J].
冯军 .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2, (03) :27-35
[8]   新刑法与并合主义 [J].
张明楷 .
中国社会科学, 2000, (01) :103-113+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