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产杂交稻‘华安3号’冠层不同衰老程度叶片的光合功能

被引:17
作者
王强
温晓刚
卢从明
张其德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光合作用与环境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光合作用与环境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光合作用与环境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光合作用与环境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超高产杂交稻; 衰老; 冠层叶片; 光化学活性; 低温(77K)荧光; 光合色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较系统地研究了抽穗期超高产杂交稻‘华安 3号’(‘X0 75’ב紫恢 10 0’)冠层顶部 5片叶片的光合功能。结果表明 ,‘华安 3号’剑叶的光系统Ⅱ (PSⅡ )光化学最大效率 (Fv/Fm)、开放的PSⅡ反应中心捕获激发能效率(Fv′/Fm′)、PSⅡ电子传递量子效率 (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 (qP)、表观电子传递效率 (ETR)、光合色素尤其是叶绿素 (Chl)和类胡萝卜素 (Car)中的新黄素、黄体素和 β_胡萝卜素 (βCar)的含量等均优于其下的各叶 ,而PSⅡ的激发压力 (1qP)低于其它叶片。经对叶片低温 (77K)荧光发射光谱的Gaussian解析 ,与其它各叶片相比 ,剑叶PSⅡ核心天线复合物CP4 7和光系统Ⅰ (PSⅠ )的含量较高 ,而非活性的PSⅡ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 (LHCⅡ )聚集态含量较少。研究证明 :1)水稻在决定籽粒产量的生育后期 ,其干物质的积累主要是由冠层最上面的 3片叶的光合作用所提供 ;2 )在叶片衰老过程中 ,光合反应中心的衰老早于天线系统 ;3)杂交稻的光保护途径之一 ,可能在于光抑制条件下通过增加PSⅠ含量及其对光能的吸收并刺激环式电子传递高速运转 ,从而对光合器起保护作用 ;4 )水稻叶片在衰老过程中 ,可能通过部分Chlb还原为Chla ,以降低LHCⅡ的含量 ,从而减少对光能的捕获 ,达到降低光抑制的伤害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超高产杂交稻不同生育期的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 [J].
王强 ;
张其德 ;
卢从明 ;
匡廷云 ;
李成荃 .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06) :647-651
[2]   几组杂交组合的杂交稻及其亲本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J].
张其德,卢从明,张启峰,张世平 .
生物物理学报, 1996, (03) :511-516
[3]  
Characterization of photosynthesis, photoinhibition and the activities of C 4 pathway enzymes in a superhigh-yield rice, Liangyoupeijiu[J] . Qiang Wang,Congming Lu,Qide Zhang,Naibin Hao,Qiaoying Ge,Fengqin Dong,Kezhi Bai,Tingyun Kuang.Science in China Series C: Life Sciences . 2002 (5)
[4]  
Light adaptation of cyclic electron transport through Photosystem I in the cyanobacterium Synechococcus sp. PCC 7942[J] . Stephen K. Herbert,Rick E. Martin,David C. Fork.Photosynthesis Research . 1995 (1)
[5]  
PhotoinhibitionandlightinducedcyclicelectrontransportinndhBandpsaEmutantofSynechocyskissp.PCC 6803. Thomas,D.J,J Thomas,P.A.Youderian,S.K.Herbert. PlantandCellPhysiology .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