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略阳铜厂铜矿成矿时代及地质意义

被引:19
作者
丁振举
姚书振
周宗桂
伍刚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地质系
关键词
成矿年代;岩浆期后热液;动力变质;铜矿;陕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410.1 [];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根据铜厂铜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和黄铜矿RbSr同位素等时线年龄分别为889Ma和359Ma,并依据其地质特征和与铜厂岩体之间时空关系,认为早期铜矿化发生在889Ma左右,与铜厂岩体岩浆期后热液有关;晚期铜矿化则发生在359Ma左右,是伴随区域动力变质作用发生的;其矿质来源研究表明既有来自围岩的,又有来自岩体本身的;包裹体测温资料表明成矿温度集中在两个区间:高温大于300℃,低温150~200℃。该矿床为多期、复源、多种成矿作用叠加复合的产物。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2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陕南铜厂矿区钠长岩和闪长岩的同位素年龄讨论 [J].
叶霖 ;
刘铁庚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1997, (02) :46-49
[2]   碧口地体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及其意义 [J].
秦克令 ;
何世平 ;
宋述光 .
西北地质科学, 1992, (02) :97-110